《噪音》是一部喜剧犯罪电影,剧情紧凑,充满了悬念和笑料。该片由《信仰者》的制片人打造,曾获得2001年圣丹斯电影节大奖。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因为城市的噪音而发狂,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他变身为“修正者”大卫,开始对抗一切噪音源。随着他的勇气不断增长,纽约市民们纷纷支持他,激励大卫用最巧妙的计划赢得这场斗争。这部电影充满了创意和智慧,令人叹为观止。
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。故事本身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演绎,例如一个经典的好莱坞科幻传奇英雄:把罗宾逊的角色刻画成一个类“蜘蛛侠”式的的都市噪音杀手,娱乐效果也应当不差。或者一部伪纪录片,讲述一个普通纽约客如何成长为站在反对噪音污染一线的斗士,领导纽约市民战胜邪恶的经济至上的mayor,也可以让观众在沉重的第一视角下面多少思考几分钟现实问题。
然而最终故事呈现的表现手法是电影前半段的闪回倒叙,加后半段的夸张演绎。IMDB上有位加拿大评论者认为这种闪回带有“陈词滥调”感,对此我倒有保留意见。某种意义上讲,本身电影在闪回和倒叙上的应用非常明显,在潜意识里给观众会造成一种假设:整部电影讲一直延续这种风格直到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。可是,并没有,取而代之的是闪回在故事中断结束,故事继续发展,并且用一个假签名请愿作为伪高潮,带出最后的噪音卡车和最终的嘲讽性的法庭审判。个人觉得,娱乐需求得到满足,观影愉悦。
台词上没有太多值得赞美的地方,除了3P结束后俄罗斯女郎拿自己的pussy不够美这种事来类比David追求削除噪音的理想主义追求可以让人chuckle一下。问题是,如果告诉我,导演安排这个角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表达这个类比,未免太过浪费,这个俄罗斯女郎本身对于情节或者角色丰满度的构建没有太大意义。至于那位最终去伦敦读哲学的姑娘,似乎也是为了引起请愿这个行为的发生而特别安插的,除了和David的ONS,根本没法让观众产生她与David可能产生感情的遐想,这最终又让导演似有若无的想用他俩的关系煽一把的情(姑娘和David出租车上的告别)的企图破灭。
关于电影的主题,其实比表现手法更加有趣。由于常年生活在美国乡村,我反而对纽约那种遥远都市的糟杂有所思念,可回头一想起办公室里电流通过日光灯管造成的噪音,纵然多痛苦还是得put up with it。 很正常,作为一个社会人,我们长年累月的接受社会的教化,很自然的选择顺应环境。如果你我或变成David这种反抗者,也自然容易被打上“理想主义者”和异类的标签。殊不知,他在做的事情,是你我心里无数次排练过的酣畅淋漓的发泄场景。
实际上,我更愿意理解为,导演用了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瑕疵:噪音,来演绎了一个更为庞大的社会主题,你敢不敢站出来做一个rectifier?当然,请愿这种方式,即便在所谓民主国家的美国也不总是奏效的,政治总是有更龌龊的手段阻止你;而都市孤胆英雄的方式,最终可能会牺牲自己和家庭。所以,何不用你定的傻X规则来证明你的傻X呢。
这篇影评有剧透